很喜歡「路地裏」(ろじうら)這個名詞。在以前寫過一的篇文章「安平路地裏」,曾經解釋過它的意思還有喜歡的原因。
「路地裏」(ろじうら)是我很喜歡的日文詞彙之一,意思是彎彎曲曲、沒有規則的小巷弄,有別於表面的馬路、大街。
寫到這,有經驗的朋友應該會馬上聯想到幾個城市很有「路地裏風味」吧!好比說京都、澳門、台南......。這些地方,最精彩的絕不是大道上明明白白顯現的「大景」,反而是一彎看不出究竟的小徑、一條流淌過民宅的水溝、一方矮房與矮房夾出的狹窄天空、一棵悄悄與時光同行的老樹......。或者一個可能只有你自己格外感興趣的角落。這樣的玩法叫做:「路地裏探險」。
既然路地裏常藏有小景,「路地裏覓小景」這樣的標題便略顯多餘。但誠如許多美好的故事總會被一說再說,路地裏有小景,也值得一談再談。
對我來說,京都有很大一部分的魅力是由路地裏與小景產生的。那名氣響噹噹的十七個世界文化遺產固然值得觀賞,然而在京都如果沒有找到「自己才看得見而且視為寶貝」的景致,我想京都不會讓人回味再三。
就好像小時候把一些大人眼中視為破銅爛鐵的東西,小心翼翼收藏在餅乾盒或紙盒裡,隨著年歲增長,他們一直在那裡。多數時候我們是記不住他們的,但一旦某個契機去發現然後打開,總會在過度驚喜後失神,無法控制地跟著那些塵封的回憶轉啊轉地回到過去。
小景連載寫到第14天,我已經發現,「小景」不只具有空間上的定義,他們同時也存在於不為人清楚記憶的時間裡面。要找到小景,必須先往路地裏走去。那麼,我們記憶深處的路地裏又是什麼樣子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