❤澳門青洲劉記豬扒包❤ Category:好中意澳門偶爾有香港 Date:2008年12月30日 算一算澳港五天有四天吃豬扒包。第一天是民宿女主人沈小姐帶我們去吃的「青洲劉記美食」。第三天到香港立刻品嚐有名的「蘭芳園」,幸運碰上舊店有開。第四天早餐也是蘭芳園,覺得好吃、位置又方便,便再次造訪,這回去的是新店。第五天則是官也街附近的「興記咖啡室」,快離開澳門了,臨別再一吃。 我本來就喜歡吃這類食物,因此標準很低覺得每一家都好吃。這次出門前的功課做得很馬虎,原本只記下人人說必吃的澳門氹仔大利來記豬扒包,結果那天才說出口就被沈小姐皺著眉「嫌棄」。「別去吃那家啦!」她說,大利來原本的確是好吃,可是名氣變大日漸走樣,澳門人都不愛去了。「這樣,正好我還沒午餐,帶你們去一家好好吃的,有點遠哦要搭公車,如何?」(--->這段話想模仿澳門人說話的腔調和用詞,不過好像也學不像.......XD) 第一天才剛check-in民宿,還沒搞清東南西北就被熱情的沈小姐帶著走。從「右近橘次郎之家」走出來左拐右彎的,叫我照著再走一遍鐵定沒辦法。走到公車站時往青洲的公車剛好跑掉一班,於是開始我們與沈小姐之間的「澳門大哉問」教學時間,公車啦、站牌啦、澳門人吃喝拉撒啊、對面的房子的歷史啦......,無所不聊,她也是知無不談,明明才剛認識卻好像已經是老朋友了,真妙! (基本上都是阿批跟她聊居多,一來阿批就愛跟人聊,二來我比較習慣處在「觀察者」位置,不然怎麼寫落落長文章呢:p) 「公車有點像京都的公車耶!」我一上車就驚呼,因為是左側上車而且前排座椅跟車體平行。沈小姐揮揮手道「差多了,京都的乾淨多了。」在前面的聊天中我們得知沈小姐也是位「京都迷」,從我上車提到京都開始,聊天話題改為京都和日本。「右近橘次郎之家」正是因為她在日本體驗過民宿的溫暖與舒適而立志開設的。 下車抵達一個叫「青洲」的地方,算是澳門本島北邊與中國緊連著的區域。沈小姐手一指,「港的那邊就是大陸。」對我跟阿批來說,覺得既新鮮又驚奇,生平第一次這麼接近中國。(雖然澳門在國籍上已屬中國,但我們的心情不覺得是,沈小姐也說,澳門人就澳門人,從不認為是中國人。) 轉過來又彎過去的,沿路看到很舊的三、四層樓洋房,也有跟天搶高的超高樓,沈小姐說,住在高樓裡的人叫「籠民」,鳥籠的籠。真的是很像,感覺好悶。趁阿批與她邊走邊聊的空檔,我拿相機把眼前的新鮮物一一抓進來,好似豐收的農人,裝滿一簍簍晶亮又飽滿的果實。 拍了幾張,決定把相機常用的手動模式改為自動P模式。當下明白,這趟澳門,照片不需要漂亮,我想要,快而精準地,把瞬間的感動打包回家。 民宿附近公車站牌。站牌上最下面一排數字是公車號碼,例有5、6、9、9A等這些公車會經過。站牌上掛著每路公車的詳細路線,可以用手去轉著看(就像在書店挑選貼紙或明信片那樣)。 阿批與沈小姐熱烈討論的背影。 「籠民」的房子。 花了點時間終於抵達澳門人喜歡的豬扒包賣店。在一棵樹下,不太起眼,我問沈小姐說要拍店招,她笑說沒招牌,不過還是有可以拍的,等會吃完過去看。 舊舊的菜單,挺便宜。(目前台幣對港幣=葡幣約為4.2:1) 這是加了牛油的豬扒包。麵包是叫做「豬仔包」或「小豬包」的類法國麵包,因為麵糰剛揉好時圓圓胖胖像小豬,所以有此稱呼。 也可以單點豬仔包,裡面會塗奶油,麵包烤得熱熱的據說也很美味。 劉記豬扒包詳細介紹請看這。 除了我們指名的豬扒包,沈小姐推薦這個鱸魚丸麵。 那個丸子啊,我跟阿批一吃馬上互相笑出來,不就是周星馳電影裡可以用來打乒乓的那種丸子嗎?感覺我的牙齒在叫救命了,生平第一次碰上這麼身手敏捷的對手,丸子不只彈牙了,根本就是活生生在嘴裡跳來跳去。媽呀喂~ 維他奶也是港澳常見的飲品,口味很像豆漿,但又有其他的調味。阿批在這天喝第一瓶後就上癮了,後來幾天看到就說想喝。青菜則是港澳很家常的菜色,因為這兩個地方地狹農地少,自產的蔬果類食物很少,沈小姐說到外面點盤青菜還比自己買回家煮便宜多了! 這就是所謂的「大排檔」模樣。 吃飽,沈小姐帶我們繞到店家另一面,牆上兩個字,原來就是「招牌」啊!(昏倒) 劉記美食 澳門半島青洲第七街37號青洲小學側 [0回]PR